臺灣師范大學前身為臺灣省立師范學院。成立于1946年6月5日,就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日人所設立高等學校舊址,擴充利用作為校舍。1955年6月5日改制為臺灣省立師范大學,1967年7月1日改制為“國立”臺灣師范大學。
學校簡介
臺灣師范大學位于臺北市大安區(qū)和平東路一段(校本部、和平校區(qū)),中文簡稱臺師大或師大、英文簡稱NTNU,另有公館校區(qū)和林口校區(qū),校地分布甚廣;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校起源為創(chuàng)立于公元1922年的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1926年改名為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是大學預科學校,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臺灣光復后,隔年成立臺灣省立師范學院,是臺灣師范大學的前身,1955年臺灣省立師范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范大學,成為臺灣最早成立的師范大學,隔年成立國語中心是外籍學生研習中文的所在,1967年改制為國立臺灣師范大學,并于1975年將理學院遷至公館校區(qū),2006年國立臺灣師范大學將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納入成為國立臺灣師范大學之林口校區(qū)。
學校特色
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悠久的歷史古跡大部分位于校本部,包含行政大樓、文薈廳、普自大樓和禮堂是市定古跡,曾面臨拆除的危機但在學生提出訴求的情況下,這些古跡建筑都得以保存下來。「行政大樓」建于1928由日人米重三郎設計,西洋和東洋折衷主義建筑風格,紅磚墻的外觀和洗石子裝飾呈現(xiàn)典雅和莊重的氣氛;「普字大樓」見于公元1926年是臺灣師范大學校區(qū)中歷史最悠久的建筑,些許的中世紀哥德式風格為日據(jù)時代帶來一點迷人的歐洲風情;「文薈廳」建于1926年,是昔日臺北高等學校的生徒控所(學生準備上課或休息之地),氣窗上大衛(wèi)之星的圖案是最大的特色,筋日已成為學生餐廳;「禮堂」建于1929年是臺灣師范大學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昔日為講堂,整體建筑同樣為哥德式風格,屋頂女墻是古堡的城垛造型搭配尖拱的門窗讓空間明亮且遼闊,具有相當深的歷史價值。期他還有體育館、誠正勤樸大樓、樂智大樓、圖書館、博愛樓、綜合大樓、教育學院、機械大樓、科技學院和美術大樓等等大樓。
學校概況
位于今日的臺北市大安區(qū)和平東路一段一六二號。
創(chuàng)建年代:昭和四年(公元1922年) 國立臺灣師范大學(簡稱師大), 在日據(jù)時期稱為高等學校, 創(chuàng)立于1922年(大正11年), 初名「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是一所七年制的高等學校,它的出現(xiàn)也可視為臺灣高等教育的里程碑。
校訓:誠正勤樸
創(chuàng)校:
1922年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
1926年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
1946年臺灣省立師范學院
1955年臺灣省立師范大學
1967年國立臺灣師范大學
類型 國立,師范院校
校長:郭義雄
所在地:
臺北市大安區(qū)和平東路一段162號(校本部)
臺北市文山區(qū)汀洲路四段88號
(公館校區(qū))
臺北縣林口鄉(xiāng)仁愛路一段2號
(林口校區(qū))
校園 市區(qū)
面積 43.88公頃
臺北校區(qū)21.97公頃
林口校區(qū)21.91公頃
系所院:
08學院
28學系
52研究所
15研究中心
教員 759人
教授 318人
副教授 259人
助理教授 94人
講師 88人
學生 14,727(2007年2月)人
大學部/本科學院 7,254人
研究所/研究生院 7,473(含在職生2,985人)人
紀念日 6月5日
科系設置
臺灣師范大學設教育、文、理、藝術、科技、運動與休閑六學院。教育學院設教育、社會教育、教育心理與輔導、衛(wèi)生教育、人類發(fā)展與家庭學、特殊教育、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 信息教育等八個學系(含碩、博士班)和政治學研究所、大眾傳播研究所、圖書信息學研究所。文學院設“國文”、英語、歷史、地理等四個學系(含碩、博士班)和華語文教學、翻譯兩個研究所。理學院設數(shù)學、物理、生命科學、化學、地球科學等五個學系(含碩、博士班)和科學教育、環(huán)境教育、資訊工程、光電科技四個研究所。藝術學院設音樂、美術等二個學系(含碩士班)和設計、民族音樂二個 研究所。科技學院設工業(yè)教育、工業(yè)科技教育(含碩、博士班)、圖文傳播三個學系和機電科技、國際人力教育發(fā)展二個研究所。運動與休閑學院設運動與休閑管理研究所和體育、運動與競技二個學系。合計二十伍個學系(含碩、博士班)、十四個單獨設置之研究所。八十八學年度(1999年)第二學期學士班六、四七八人,碩士班一、五七七人,博士班六六六人,學生總數(shù)八、七二一人。學士班學生自八十三學年度(1994年)起入學新生部份自費,其余享有公費待遇,修業(yè)年限四年,另加實習一年;自費生修業(yè)年限四年,不必實習。碩士班及博士班,修業(yè)年限,均至少為兩年。
歷任校院長分別為李季谷先生、謝東閔先生、劉真先生、杜元載先生、孫亢曾先生、張宗良先生、郭為藩先生、梁尚勇先生、呂溪木先生。現(xiàn)任校長為簡茂發(fā)博士。
學校發(fā)展史
最初設立尋?,修業(yè)年限4年。大正14年起增設高等科,分文、理兩組,修業(yè)年限3年。學生畢業(yè)后可以升入臺北帝國大學或日本國內各大學。1926年(昭和元年),改稱「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梗 是中學進入大學的過渡教育。日據(jù)時期學生需先受過預科 教育,才有資格進入大學就讀,當時臺灣除了師大現(xiàn)址的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 學校外,尚有臺北帝國大學預科。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的禮堂及主體校舍都落成于1929年,為總督府官房營繕課所主導,臺、日籍學生極為懸殊,臺籍學生必須極為優(yōu)秀才有希望入學。
(《日治時期1895-1945臺灣建筑》18頁中,載為臺北高學校本館(今天的臺灣師范大學行政大樓)落成于1928年, 臺北高學校講堂(今天的臺灣師范大學禮堂)落成于1929年)
1928年(昭和3年),「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第一屆畢業(yè)的學生,馬上銜接臺北帝國大學創(chuàng)校招生,在 1941年(昭和16年)臺北帝國大學增設預科以前,「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是臺灣島內唯一升大學的管道。
戰(zhàn)后「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乖獾讲贸,原址改設臺灣省立師范學院(今國立臺灣師范大學)。
校舍設計
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的校舍,為井手熏所領導的總督府官房營繕 課所設計,而由東京方面的神戶組負責施工,同年完成講堂。師大的舊校舍包括禮堂等,都采用一種略帶中世紀歌德建筑風格的形式,它的 特色是將屋頂女墻作成古堡的城造型,門窗采用尖,并有凸出窗,以便引入較多 的光線。講堂的外觀雄偉而莊嚴,內部近年雖經整修,但現(xiàn)代化設備皆采隱藏式,手法高明.
社團
目前臺灣師大校內共有127個學生社團,包含學術社團22個,藝文性社團22個,康樂性社團14個,體能性社團14個,服務性社團14個,聯(lián)誼性社團15個,各系學會25個,以及學生會與學生議會。
出版
師大身為人文科學與基礎科學的指標學校,出版了許多重要的學術期刊,已有多種被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fā)展處和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分別收錄進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和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數(shù)據(jù)庫(TSSCI),屬于國家級重點人文社會期刊。
至目前,師大所出版被THCI Core收錄的期刊數(shù)位居全臺前二;另外與國內另外三所學術機構:中央研究院、臺灣大學、政治大學在TSSCI中被收錄的社會科學類期刊數(shù)目,位居全臺前四,足見以上機構在臺灣人文社會科學界的學術影響力。
師大于2008年最新版被收錄的期刊有:
文學一(THCI Core)
國文學報 Bulletin of Chinese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文學二(THCI Core)
同心圓:文學與文化研究 Concentric: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語言學(THCI Core)
同心圓:語言學研究 Concentric: Studies in Linguistics
英語教學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歷史(THCI Core)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Bulletin of Historical Research
教育學(TSSCI)
師大學報-教育類 Journal of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
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Bulletin of Special Education
教育研究集刊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當代教育研究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 Taiwan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心理學(TSSCI)
教育心理學報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國家科學委員會優(yōu)良期刊補助
同心圓:語言學研究-Concentric: Studies in Linguistics
Concentric: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English Teaching & Learning
中國學術年刊
國文學報
歷史學報
歷史教育半年刊
地理研究報告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刊-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生物學報-Bioformosa
臺灣數(shù)學教師(電子)期刊-Taiwan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s
產學合作與育成中心
師大為倡導政府政策之推動,于1998年成立“國立臺灣師范大學中小企業(yè)創(chuàng)新育成中心”扶植創(chuàng)新企業(yè)萌芽茁壯,建立縝密之區(qū)域產業(yè)合作,借由學、業(yè)界專家之實務經驗與專業(yè)人力之匯聚,提供企業(yè)技術提升及營運輔導,建置中小企業(yè)人力及技術交流育成平臺。育成中心于2008年12月設立滿十年,十年來科技學院奠定卓越的育成營運基礎,特別辦理國立臺灣師范大學創(chuàng)新育成十年有成【榮耀凱旋頒獎典禮】,為科技學院成立育成中心歷程留下輝煌的紀錄。2008年12月30日辦理育成中心移交儀式,在校長郭義雄見證下將育成中心由科技學院正式移交至研究發(fā)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