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CA」是什么意思? 建學精神
「COMMUNICA學院」這名字來源于外來語「communication:交流」的語意。在拉丁語中卻是「communicatio:共同擁有、共同分享」。在這里說的「共同分享」并不是將一個物品來共同分享,而是人人都擁有卻沒有意識到的,比如價值觀、思維、行動等。
達到什么樣的目標? 教育理念
我們的行動和思維大部分受民族文化的影響。這雖然不是件壞事,但它局限于一定范圍之內,不能夠接受異國文化交流。COMMUNICA學院是將呼吸空氣那樣沒有意識的「文化」--思維、價值觀等,變成有意識的「文化」而來共同擁有,共同分享。我們希望學生的將來在重視本民族文化的前提下,更進一步創(chuàng)造新的有價值的「文化」意識。為此打好基礎是我們的教學目標。
怎樣學習? 教學和學習方針
「首先要了解自己」這是刻在阿波龍神殿的一句話。COMMUNICA學院也是本著首先要了解自己自身這個方針來進行教學的。
人們熱心于學習異國語言和傳統(tǒng)民族文化,看不見自己自身的文化。但是,如果連自己自身存在的東西都不了解,怎么去了解自身以外的東西呢?讓我們共同去探索大家自身中的「什么」吧。
「汝自當知」這是佛教經(jīng)典中的一句話。意思是說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做做看,光靠讀讀書,想一想是不行的,必須是用身體和五官去感覺然后再思考。只有行動起來才能進入到下一個階段。
學習什么? 教育內容
COMMUNICA學院重視用日語發(fā)揮自己個性的交流能力。在初期階段不是按照教課本的順序教學,而是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地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在不同場合進行交流時,能夠用準確的語法流暢的表達能力。
中上級班里,培養(yǎng)為將來升進大學、大學院時,所需要的日本語能力。不僅僅是為了應付升學考試,更主要的是培養(yǎng)在大學中留學時的自我生活能力。
為了升學后能夠順利進行學習、研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修學習能力。自己立題、自我計劃的教學形式。COMMUNICA學院的教職員工不僅僅對學生進行日本語教育,而且對學生生活、自我管理的能力等方面進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