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簡稱浸大;英文名: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HKBU)創(chuàng)立于1956年,與香港大學并立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兩所高等學府,為一所具有基督教教育傳統(tǒng)的香港法定公立大學,更是一所由香港特區(qū)政府全面資助的公立研究型綜合大學。以“全人教育”為其教育目標及理想,其校訓為“篤信力行”。大學位于繁華的九龍?zhí)恋貐^(qū),交通四通八達。
2016年1月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發(fā)布的全球最國際化大學排名,香港浸會大學位列全球第149名,入圍世界首200強(大陸,臺灣,日本高校無一上榜)。2015年9月公布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浸會大學位列全球第281位,亞洲第45位。2015年11月,QS公布世界最年輕大學50強排名中,香港浸會大學位列世界第22位。而在2015年的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香港浸會大學眾多學科(如傳理,計算機,數(shù)學及統(tǒng)計學等)位列世界首200強。其中,傳媒專業(yè)位列世界第50-100名,浸大的傳理學院更被譽為“亞洲第一”。
據(jù)美零留學網(wǎng)了解,擁有超過300萬讀者的知名新聞網(wǎng)站AsianCorrespondent評選出亞洲學生首選的“全球十大新聞學院”,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成為唯一入選的亞洲院校,與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新聞學院、英國伯明翰大學新聞學院、威斯敏斯特大學新聞學院等老牌知名學府比肩。
香港浸會大學學校歷史
香港浸會大學前身為1956年創(chuàng)立的香港浸會書院,1972年始改稱香港浸會學院,首任校長為林子豐博士,校碑是由著名教育家、書法家、文學家、清華大學韓家鰲教授題寫。目前大學共設有七個學院:文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中醫(yī)藥學院、傳理學院、理學院、社會科學院及持續(xù)教育學院。前六個學院共開設40多個本科專業(yè)及30多個高等學位修讀課程。大學現(xiàn)有全職教學人員近500人,學生近6,000名,其中包括本科生4,300多人,研究生約4,500多人,國際交換生近200人。持續(xù)教育學院則開辦副學士、學士及碩士課程,同時亦提供證書/文憑及短期進修課程,每年學生達50,000人次。
該院于創(chuàng)辦初期只開設外國文學系、社會學系、數(shù)理學系、土木工程學系及工商管理學系的文憑課程。由1986年開始,該院開辦學位課程。1994年11月,立法局通過有關條例,香港浸會學院正式升格為大學,成為香港八所受政府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并可頒授學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
香港浸會大學自創(chuàng)校以來一直增設多項創(chuàng)新課程,以配合香港社會的發(fā)展,著名的包括傳理學、中醫(yī)藥學、社會工作學、人力資源管理學及政治及國際關系學等。浸大開辦的中國研究、體康管理、歐洲研究、翻譯學及人文學等課程,也是香港首創(chuàng)的。
除此之外,“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幼稚園”(位于九龍?zhí)粒┖汀跋愀劢䲡髮W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位于沙田石門)亦是香港浸會大學的附屬機構。
2005年,香港浸會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在中國內(nèi)地的珠海市建立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lián)合國際學院(合作辦學)簡稱UIC,學生成績合格畢業(yè)時獲頒香港浸會大學學士學位證書。
2007年,香港浸會大學取錄了9歲的沈詩鈞入讀數(shù)學系學士及碩士課程,成為香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大學生。
2010年,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獲得了AACSB認證。
2013年,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獲得了EQUIS認證以及AMBA認證。成為世界不超過百分之一的獲得三大認證(AACSB&EQUIS&AMBA)的商學院。
2014年,香港浸會大學攜手南京大學及廣東省惠州市政府正式啟動建設“南京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惠州饒宗頤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