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新加坡教育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2021財年教育部開支預算時宣布多項計劃。
01、增加小一2C報名階段預留學額
教育部將檢討小一報名制度,探討如何增加2C報名階段的預留學額,讓更多學生有機會就讀心儀且靠近住家的學校。
小一注冊分七個階段進行:
教育部從2014年起規(guī)定所有小學在2B和2C階段各預留20個學額,2B階段是讓家長義工、會館與教會成員、社區(qū)領袖為孩子報名。2C階段則是開放給同學校沒直接聯(lián)系的兒童報名,主要根據(jù)住家與學校的距離分配學額。
但是,近年來許多熱門學校的學額競爭更加激烈,更多學校必須抽簽分配學額。即便在2C階段預留20個學額,一些孩子仍無法報讀靠近住家的學校。
因此,教育部將檢討制度,探討如何增加2C階段的預留學額。
同時教育部長指出,增加2C階段的預留學額意味熱門學校在其他報名階段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因此教育部必須謹慎研究,平衡各方面需求。
02、小學推行新生融入支援計劃
教育部將在最遲2026年,在所有小學推行新生融入支援(TRANsition Support for InTegration,簡稱TRANSIT),協(xié)助有社交和行為需求的小一新生過渡到小學生活。
預計到今年底,將有約40所學校試行新生融入支援,這相等于本地五分之一的小學。每所學校每年將有五至十名小一學生從中受益。
這些學生在小一時將得到協(xié)作教育工作者(學習與行為支援)和教師的支持,在小組和課堂上學習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以及發(fā)展他們的社交和溝通技巧。學生可通過結構化的方法,包括角色扮演、獨立練習以及在訓練有素的職員指導下,學習這些技能。
03、新增30多所中學推行科目編班全面計劃
2020年有28所中學試推行全面科目編班制度。中一班級,不再以快捷、普通學術或普通工藝源流區(qū)分,同一班將有不同源流的學生,學生根據(jù)個人強項修讀程度較高的科目。
學生能同其他課程的同學建立友誼,更重要的是能夠學習尊重和了解彼此的長處。由于學生來自不同背景,課堂討論的氛圍也變得更加活躍。
教育部表示,會借鑒試點學校的經(jīng)驗,明年將有約多30所中學加入計劃,而其余中學將在2023年及2024年全面實施科目編班。
04、設立品格與公民教育中心
新加坡非常注重學生的品格與公民教育,“塑造良好的價值觀和堅毅的品格也非常重要,這是每個孩子一生成就的基石。我們將在學校的課程和活動中更有意識地融入品格和公民教育,讓學生擁有網(wǎng)絡安全意識、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并學習尊重不同的觀點。”
因此,教育部宣布在明年底之前,在國立教育學院設立品格與公民教育中心,培養(yǎng)這方面的專才,最終目標是讓每一位教師都成為品格與公民教育的教師。
品格與公民教育中心將同學校合作,加強品格與公民教育的教學、展開相關研究,并培養(yǎng)師資團隊的思維領導力。
05、簡化工藝教育學院課程
教育部將簡化工藝教育學院課程,讓更多學生在更短的時間內(nèi)考取高級國家工教局證書(Higher Nitec)學歷。
以有更多時間和機會提升自我,滿足當下職場需要的同時,保持靈活度,應對未來行業(yè)轉型的需求。
理工學院也計劃從2023學年起,擴大通識課程(CEP)內(nèi)容,把藝術、科學、設計與媒體納入其中。
06、開辦一所私立藝術大學
新加坡計劃在未來三到四年內(nèi)開辦一所私立藝術大學。
南洋藝術學院和拉薩爾藝術學院將組成聯(lián)盟,開展學術合作。兩所學院將各自運作和提供課程,以確保學院獨有的文化能繼續(xù)保留。
合辦的私立大學將由一個中央單位管理,以推動兩所學院之間的協(xié)作,并支持以新大學的名義授予學位。
屆時,學生將能跨學院修讀課程和參與實習項目,并共享學習資源。兩所學院的教職員也能進行學術合作。
計劃留學新加坡的同學,一定要關注這些新計劃!